•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人工智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有哪些(经济研究
  • 经济研究论文目录(经济学论文目录)
  • 经济研究期刊影响因子查询(经济研究导刊期刊
  • 金额大小写的标准写法
  • 重庆大学镁电池项目获国际大奖

通知公告

  • 《当代经济研究》刊物宗旨
  • 《当代经济研究》征稿要求
  • 《当代经济研究》投稿方式
  • 《当代经济研究》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当代经济研究》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当代艺术研究不是生搬硬套,上海发起的这本辑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14日 03:42:13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现象》的出发点是做当代艺术,但在编辑过程中发觉,思想界包括学术界对当代艺术的隔膜令人吃惊。创作也好,研究也罢,都不是生吞活剥或者生搬硬套,也不是观念优先或者立

“《现象》的出发点是做当代艺术,但在编辑过程中发觉,思想界包括学术界对当代艺术的隔膜令人吃惊。创作也好,研究也罢,都不是生吞活剥或者生搬硬套,也不是观念优先或者立场站位,而是从生活感受中来,是思想的活力。”艺术·思想·文化:《现象》(第一卷)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出版,《现象》主编寒碧、孙周兴期待,借由《现象》将艺术、思想和文化的对话和互动延续下去。

寒碧谈到,做这本辑刊的初衷,就是希望在当代艺术、当代哲学以及当代思想文化史学中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使之互动,使之对话。

作为关于当代艺术、当代哲学、当代思想文化史学的艺术人文研究辑刊,《现象》借助“现象”的哲学内涵,旨在从当代文明、当代思想、当代生活出发追寻和提问,以现象学观念统摄思想文化史学的疏凿、会通、生成,观照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进展和方向,激荡中国当代艺术创造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第一卷收录了倪梁康、杨儒宾、龚鹏程、邵宏、郎绍君、李公明、吴亮等学者以及青年学者撰写或者翻译的研究文章,除了对现象学和美学等相关问题进行学术探讨外,还加入中国当代艺术家王广义的展览专题等,以此表达对艺术和学术抱持开放的姿态,指向未来人类文明的思考和创化。

“当代艺术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化现象,但这种革命性的文化现象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跟20世纪人文科学,特别是现象学紧密相关。”孙周兴谈到,还有社会、文化、经济各个方面,尤其是技术,如果没有这些要素的共同推动,“二战”以后的当代艺术是无法想象的。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夏开丰、艺术家王冬龄等谈到,辑刊的推出有助于更多思想家、艺术家共同对话,是知识的沉淀与聚合。

复旦大学中文系戴燕教授感慨,“我原来以为艺术是感性的,跟所谓理性的艺术和思想毕竟是两个东西,但听下来后我发现,跨界的理念下鼓励能够有所沟通。”她期待,自己所从事的古典文学研究,也许也可以成为当代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这对我来说既是启发,也是鼓舞。”?

据悉,座谈会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与巽汇XUNWAY主办,由中国美术学院未来艺术研究中心以及同济大学艺术与文化产业系提供学术支持。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商务印书馆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网址: http://www.ddjjyjzz.cn/zonghexinwen/2021/1214/854.html

上一篇:北外波兰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当代波兰研究
下一篇:从“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研究展”看当代油画都在

当代经济研究投稿 | 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当代经济研究版面费 | 当代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经济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